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10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王军元  曹炜 《学术交流》2004,(11):157-161
丰富多彩的消极修辞手段的运用,对于广告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告语言是一种诉诸听觉的语言,语音形式的选择加工是广告语言所需要处理的首要问题。相同、相近的音节结构或相同、相近的韵母的使用,洪音、细音的调配,相同音节结构的重叠等等是广告语言语音形式加工的主要内容。成功的广告语言无不重视词语的精当运用。词语的选用既体现在同义词语的抉择上,也体现在多义词语、同音词语的选用上。广告语言往往以超乎寻常语法规范的形式来运作,突破语法规范主要表现在词语的超常配搭、拓展词的语法功能和句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汉语言永远是中国广告最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92.
矛盾修饰法以表面的矛盾结构,传达了深刻的语义内涵,以精练的措辞,揭示了世间万象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矛盾修饰法的特点、概念、结构特征以及表现形式、语义范畴、内在语义关系及修辞功能,从而达到更好地认识、掌握矛盾修饰法,更好地鉴赏名家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作为一种特殊的有标记句式和写作技巧,倒装句在英语写作和阅读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倒装句的类型,并结合实例从写作的角度对倒装句的五大修辞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掌握这一重要的句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对英语文本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94.
英语实物颜色词的构成及修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实物颜色词在修辞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章中恰当使用实物颜色词能够更有效、更生动地表达文字的思想内容,并可通过实物本身引起的其它概念起到夸张、联想、象征等作用,表达作者对该事物的立场、态度、情绪。  相似文献   
95.
英语委婉语、暗指及低调陈述三种修辞格都运用了间接、温和的语言形式来追求语义的模糊、淡化 ,它们还有某种语义上的交叉 (overlapping) ;但三者又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和应用范围 ,有不同的修辞效果。本文意就委婉语与暗指、委婉语与低调陈述及其修辞效果之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6.
广告文体自身的特点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广告设计,其中修辞格的运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英语和汉语广告中均有体现。修辞是一门劝说艺术,具有劝说消费者,引起其兴趣并最终采取购买行为的功能。文章结合英语广告实例详细分析了修辞对广告效果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
论修辞策略的概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修辞策略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人们的认识、理解却并不一致。科学界定这一概念是当前修辞学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修辞策略是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说写者为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努力适应听读者而选择和运用修辞手段的一种谋略设计。这一定义中包含语言交际活动、交际目的、适应、修辞手段、谋略设计五个要素。  相似文献   
98.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精当洗炼、生动形象、细致准确、音韵和谐 ,具有鲜明的区域色彩和民族特点。这些可从澳大利亚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分析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99.
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广告英语已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文体风格。本文从英语修辞学的角度出发,从音韵、词义和结构三个方面对广告英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艺术效果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0.
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在近几年得到很大发展,其范围日益向多角度、多层次和多学科发展。本文从修辞、语言学、认知及社会作用等多角度探讨了隐喻的多重功能,使人们对隐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